香严寺,又名长寿寺、香严长寿寺、显通禅寺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国家AAAA级景区。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白崖山,东临龙山,西接虎山,北依后岭,南拱面山,整个地形若莲花状,该寺居正中。始建于唐朝,本是慧忠的道场,后建寺于此。唐宣宗曾在寺内避难,剃度为弥。自唐代宗颁旨敕护起,香严寺便与少林寺、白马寺、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,有万顷香严寺之称。唐代后,该寺曾两度复兴。明永乐年间重建该寺,规模宏大,号称十方长寿大香严禅寺。康熙年间,第58代住持9年重建使该寺再度中兴。1657年至1851年,有六世九位临济宗高僧任住持,香严寺成为临济正宗的重要道场。
香严寺现有各类古树268株,包括柏树、皂角、松树、紫薇、紫檀、桂花、银杏、桦栎等102个品种。属于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年代的分别有36株、48株、44株、78株、62株。其中有一些有趣的树名:
美女抱将军树:在香严寺东北角竹林中,有两棵树融为一体的树。主干桦栎树高大笔直,树干直冲云霄,像一名将军,另一棵树在热带地区有“南方小美女”的美称,此树紧紧地缠绕着大树,树皮外有一层层像人的头发一样的小毛根,扎在树皮里吸收着主干大树“将军”的营养,紧紧拥抱,同生同长。因此,人们把这两棵树称为美女抱将军。
千年夫妻树:香严寺有两棵1300多年历史的银杏树,一棵在山门外,一棵在韦驮殿前,两树相距40米,两树树根在地下相连,枝叶在空中相连,好像一对千年恩爱的夫树。痒痒树:该树是一颗300年历史的紫薇树,树杆神经敏感似含羞草,触摸树枝便会颤抖。
上寺寺院坐北面南,中轴线自南到北的建筑依次为石牌坊、山门、韦驮殿、过厅、大雄宝殿、凝月轩、望月亭)、法堂、藏经楼等。建筑特点是,根据地热由下而上逐级排列,与两厢配套建筑一起形成八级五院。康熙年间,房屋有437间,院墙700余丈。
山门,是一个四柱嵌匾的石牌坊,上面有“敕赐显通禅寺”6个大字,山门旁两侧分别蹲立着圆雕石狮。韦驮殿,属于硬山式的建筑风格,它的前檐,栏额、雀替分别雕刻着“雅童采莲”、“二鹿同春”、“凤凰戏牡丹”等四十余幅图案。走廊有12根大柱。凝月轩,在韦驮殿的后面,是一座小建筑,乃达官贵人入大雄宝殿前的休憩之地。大雄宝殿,始建于明永乐年间,清乾隆年间重修。东西长29米,南北宽22.5米,属于歇山式建筑风格,四周走廊有26根大柱,殿内有8根“通天柱”。
大雄宝殿内绘有神佛壁画,均是明代作品,总面积403平方米。东、西二墙有大小相同,长16.16米、高9.2米的彩色壁画。藏经楼,位于寺院的最后排,里面供奉有千手千眼大佛。藏经楼的西北角,有一楼中小阁,有黄幔围着,是传说中的灵气宝地,人们称之“消灾宝地”。这块方地不管怎样挖,都会自动升平。藏经楼东西两侧,各有一间内屋。宣宗皇帝殿,又名望月亭,相传当年宣宗在香严寺出家时,每晚望月长叹,祈求上苍保佑众生。登基后在此建亭。望月亭东约6米,有一通清雍正时所立的重修宣宗皇帝殿碑,该碑通高3米多,碑首浮雕二龙戏珠,中间篆刻“香严不朽”四个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