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赵店街北2华里八里岗东侧长城铺。
郦城遗址,南北宽二华里,东西长三华里,总面积6平方千米,现在的城角、申营、张先营、何营、边庄、冯岗等自然村均在城内。
三代以前这里先后为郦部落和郦国。春秋时期,楚国在今内乡县城北十公里处设置了“郦邑”。公元前221年,秦统一全国,实行郡县制,遂将“郦邑”改为“郦县”,隶属于南阳郡。现在的郦城村就是当时的“郦县”县城。
《水经注》称内乡“郦县有故城一面”、“湍水出弘农农界翼望山---经南阳郦县故城东”;
据清康熙《内乡县志》载,郦县故城在内乡县西北二十里(一说十二里)郦城堡,此地还有长城铺、长城河等地望名称。从现存遗址看,楚长城的西外线长城又由西峡的汉王城南入内乡县,沿湍河南行,达郦县故城,再向东至镇平、内乡交界,抵邓州市西北土谷山,再南行交故穰县长城。
1945年7月2日,内乡赵店褚营村农民探知日军一个中队将增援西峡。时任内乡城关区区长的崔功甫带领的游击队决定伏击日军。大家商议选定赵店西北八里岗的骆驼岈为歼敌战场。
骆驼岈是由内乡通往西峡的必经之路,内(乡)西(峡)公路从“驼峰”中穿过,“驼峰”两侧峭壁陡立,杂树丛生,便于隐蔽,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伏击地。
褚营村10余名农民和游击队一起参加了战斗。夜色下,队员们荷枪实弹向骆驼岈奔去。他们在骆驼岈的公路上布好地雷后,各自选好射击位置,严阵以待。
不一会儿,一阵汽车马达声传了过来,日军的装甲车、汽车、骑兵、步兵相继进入雷区。一声巨响,地雷开花,连续出现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。见日军进入伏击区,游击队员们立即以猛烈火力给以突然打击,枪声、手榴弹声骤然响成一片,日军人仰马翻,慌作一团,幸存的残兵败将抱头逃窜。
经过20分钟激战,游击队共炸毁敌人装甲车4辆、汽车4辆,打死敌人30余人,缴获各种枪支30余支。